close
從前從前有一個笨小孩,
他和爸爸、媽媽、兩個善良的姊姊住在台中新社的山上, 爸爸是收入微薄的公務員,家庭主婦的媽媽擁有兩門拿手功夫:煮菜和裁縫,
一家五口在山上農場種果樹、養雞養鴨,
雖然沒有多餘的錢到城裡吃喝玩樂,
卻也自給自足,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。
笨小孩的爸爸媽媽不管什麼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」,
只希望孩子能夠有個平安快樂的童年,
所以他和狗狗小黑每天滿山遍野盡情奔跑,無憂無慮,
只是臉上永遠掛著兩行黃鼻涕。
笨小孩的鼻子生病了,他每天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對付又黃又稠的鼻涕, 上課的時候,別的同學都坐在椅子上,
只有他必須移駕垃圾桶旁邊「罰站」,
不停的用衛生紙擤鼻涕,
又忙著把咳出的濃痰吐在衛生紙上,
再「順便」把衛生紙餵給垃圾筒吃。
擤鼻涕擤到兩眼昏花,心神不寧,
所以老師在台上說什麼笨小孩根本聽不進去,
有時候忽然一陣清醒,想要努力專心聽講一下,
卻發現什麼都聽不懂,因為功課已經落太遠了,
就像別人跑了五圈、十圈他才開始慢慢跑。
笨小孩望著窗外鈍鈍地想,天那麼藍,風那麼涼,
為什麼大家要跑得那麼拼命那麼快呢?
笨小孩雖然不聰明,但是感情豐富,做事非常執著。
有一天小狗小黑不見了,他急得到處找。
天黑了,爸爸只好陪著他,從一個村莊找到另一個村莊,
一路找一路高聲喊著「小黑」、「小黑」,
但是小黑永遠消失了, 聽人家說是被吃進了肚子,
這時候笨小孩的臉上除了鼻涕, 還掛滿了眼淚。
人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某個階段,就像書本需要翻頁,
不知不覺中,笨小孩就要告別童年,升上國中了。
一家五口人在山上農場「桃花源」了七年,
父母親想到三年後的高中聯考,
也考慮到笨小孩以後的人生,
覺得該是換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的時候了,
都市生活固然負擔沉重,但為了孩子,
還是決定舉家遷到台北,並且開始探聽有哪個名醫
可以治好笨小孩的鼻涕病。
笨小孩被診斷出患了非常嚴重的鼻竇炎。
從此以後,每一個星期天對笨小孩來說都是一場噩夢,
那可怕的日子一到,笨小孩的父母就押著他
到民權東路一位耳鼻喉名醫張昭明的診所治病。
「我不要去!」每一次看病之前,
笨小孩都在家裡和爸媽大吵大鬧,
和他們ㄏㄨㄟ,一方面他想從拮据的家計中
省下一次四、五百元的昂貴醫藥費;
另一方面,那個治病過程實在太痛苦了,
除了要用鹽水反覆灌洗鼻子,
醫生說因為黃綠色鼻涕都積在鼻樑裡面,
所以必須在臉上注射麻藥,
再用一根粗粗的鋼針刺進去抽出濃痰,
笨小孩每次聽見鋼針和骨頭碰撞的喀喇聲就毛骨悚然,
全身冰冷,心裡想下次打死我我也不要再來了。
有一個星期天,父母剛好都有事,
便由姊姊押著笨小孩去看病,
姊姊為了哄弟弟乖乖進診所,
還特別先帶他到三商百貨買了一個史奴比的存錢筒,
醫生看見大人沒來,先是長嘆了一聲,
然後語重心長的對笨小孩說了一席話:
「弟弟,你的鼻竇炎的確很嚴重,不太好治,
害你不能專心念書,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努力喔!
條件不好的人,一定要比別人更加勤快,
勤能補拙,你知道嗎?
你要好好想一想,為了治你的病,
爸爸媽媽多麼辛苦,你如果還不認真讀書,
只會讓他們更操心……。」
這是笨小孩第一次學到「勤能補拙」這個成語,
不知為什麼,他低下頭,眼睛濕濕的,臉頰熱熱的,
從心裡湧出一陣又一陣的羞愧,半句話都說不出來,
彷彿做錯了事又當場被逮到,
但逮到他的人只是輕輕的教訓他,
再摸摸頭說:「要改過噢!」
笨小孩知道自己功課差,也不用功,
但父母很少在這方面給他壓力,
他們認為學業成績在其次,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格。
所以父母只教笨小孩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,
比方誠實、守信、勇於負責、有禮貌、尊敬長輩,
把笨小孩教養成為一個禮義廉恥的好學生,
循規蹈矩的好孩子,但笨小孩一直不知道
父母其實也擔心他的功課,
只是默默放在心裡,怕傷了他。
張醫生恐怕不知道他的一席話改變了一個孩子,
但是那個神奇的星期天,「勤能補拙」這四個字刻進了笨小孩腦中,
回家以後,他有點不好意思的跑去問爸爸和姊姊:
「現在開始用功來得及嗎?」
「來得及,一定來得及!」他們又驚又喜之餘,
給了一個過度樂觀的答案,也給了笨小孩最大的鼓舞。
但是時間並沒有站在笨小孩這邊,奇蹟也沒有發生。
他已經國三,因為無法適應大都市激烈的課業競爭,
一直讀放牛班, 以賽跑來說,已經差不多落後了一百圈。
他的國文程度不錯,字寫得漂亮,
還得過演講比賽第一名, 「放牛班的人演講得第一」,
這件事曾經轟動了整個校園,
但數學、物理、化學對笨小孩來說,簡直就是天書。
笨小孩開始每天讀到半夜兩點,有時早上五點又爬起來繼續念,
但還是不通不通,那一年的高中聯考他當然只有名落孫山的份兒。
可是努力的馬達已經啟動了,他升上國四,
進入一所超級嚴格的魔鬼補習班,三天兩頭挨打,
但笨小孩沒有抗議,他咬牙用功,覺得這是他必須承擔的命運,
以及應得的懲罰,他要把過去三年落後的一百圈,一圈一圈的補回來。
「因為我的條件比別人差」
笨小孩一直告訴自己「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」。
一年後笨小孩考上成功高中,又過了三年,
他進入政大企管系,
開始有人誇他聰明、敏銳,體貼又超級細心。
但笨小孩認為自己始終是個笨小孩,
只不過是「勤能補拙」,
這四個字已經牢牢的和他綁在一起,像他的影子。
往後的人生,他就是靠著「比別人認真」策馬職場,
從IBM、HP、東元、飛碟、微軟
到自己開公司,再成為作家。
他的職場表現獲得無數的讚美,
他的作品鼓勵了無數失意徬徨的人,
站上台演講時,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打瞌睡。
曾經破碎的信心,一針一針的縫補回來了。
有人說笨小孩「成功」了,
但「成功」並不是笨小孩所追求的。
「成功」兩個字對他來說,
只是一個不斷自我改進的過程。
人不可能十項全能,
工作上永遠有新的事物需要學習,
哪怕是踏上了頂峰,稍微不努力就可能摔跤,跌落谷底。
國四以後,
笨小孩從一個極端盪了到另一個極端,
他變成了一個害怕失敗的人,
持續不斷的努力,只是因為害怕失敗。
他永遠不想失敗,所以努力也沒有盡頭。
這個笨小孩就是我,吳若權。
笨小孩傳奇
作者:吳若權
他和爸爸、媽媽、兩個善良的姊姊住在台中新社的山上, 爸爸是收入微薄的公務員,家庭主婦的媽媽擁有兩門拿手功夫:煮菜和裁縫,
一家五口在山上農場種果樹、養雞養鴨,
雖然沒有多餘的錢到城裡吃喝玩樂,
卻也自給自足,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。
笨小孩的爸爸媽媽不管什麼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」,
只希望孩子能夠有個平安快樂的童年,
所以他和狗狗小黑每天滿山遍野盡情奔跑,無憂無慮,
只是臉上永遠掛著兩行黃鼻涕。
笨小孩的鼻子生病了,他每天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對付又黃又稠的鼻涕, 上課的時候,別的同學都坐在椅子上,
只有他必須移駕垃圾桶旁邊「罰站」,
不停的用衛生紙擤鼻涕,
又忙著把咳出的濃痰吐在衛生紙上,
再「順便」把衛生紙餵給垃圾筒吃。
擤鼻涕擤到兩眼昏花,心神不寧,
所以老師在台上說什麼笨小孩根本聽不進去,
有時候忽然一陣清醒,想要努力專心聽講一下,
卻發現什麼都聽不懂,因為功課已經落太遠了,
就像別人跑了五圈、十圈他才開始慢慢跑。
笨小孩望著窗外鈍鈍地想,天那麼藍,風那麼涼,
為什麼大家要跑得那麼拼命那麼快呢?
笨小孩雖然不聰明,但是感情豐富,做事非常執著。
有一天小狗小黑不見了,他急得到處找。
天黑了,爸爸只好陪著他,從一個村莊找到另一個村莊,
一路找一路高聲喊著「小黑」、「小黑」,
但是小黑永遠消失了, 聽人家說是被吃進了肚子,
這時候笨小孩的臉上除了鼻涕, 還掛滿了眼淚。
人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某個階段,就像書本需要翻頁,
不知不覺中,笨小孩就要告別童年,升上國中了。
一家五口人在山上農場「桃花源」了七年,
父母親想到三年後的高中聯考,
也考慮到笨小孩以後的人生,
覺得該是換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的時候了,
都市生活固然負擔沉重,但為了孩子,
還是決定舉家遷到台北,並且開始探聽有哪個名醫
可以治好笨小孩的鼻涕病。
笨小孩被診斷出患了非常嚴重的鼻竇炎。
從此以後,每一個星期天對笨小孩來說都是一場噩夢,
那可怕的日子一到,笨小孩的父母就押著他
到民權東路一位耳鼻喉名醫張昭明的診所治病。
「我不要去!」每一次看病之前,
笨小孩都在家裡和爸媽大吵大鬧,
和他們ㄏㄨㄟ,一方面他想從拮据的家計中
省下一次四、五百元的昂貴醫藥費;
另一方面,那個治病過程實在太痛苦了,
除了要用鹽水反覆灌洗鼻子,
醫生說因為黃綠色鼻涕都積在鼻樑裡面,
所以必須在臉上注射麻藥,
再用一根粗粗的鋼針刺進去抽出濃痰,
笨小孩每次聽見鋼針和骨頭碰撞的喀喇聲就毛骨悚然,
全身冰冷,心裡想下次打死我我也不要再來了。
有一個星期天,父母剛好都有事,
便由姊姊押著笨小孩去看病,
姊姊為了哄弟弟乖乖進診所,
還特別先帶他到三商百貨買了一個史奴比的存錢筒,
醫生看見大人沒來,先是長嘆了一聲,
然後語重心長的對笨小孩說了一席話:
「弟弟,你的鼻竇炎的確很嚴重,不太好治,
害你不能專心念書,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努力喔!
條件不好的人,一定要比別人更加勤快,
勤能補拙,你知道嗎?
你要好好想一想,為了治你的病,
爸爸媽媽多麼辛苦,你如果還不認真讀書,
只會讓他們更操心……。」
這是笨小孩第一次學到「勤能補拙」這個成語,
不知為什麼,他低下頭,眼睛濕濕的,臉頰熱熱的,
從心裡湧出一陣又一陣的羞愧,半句話都說不出來,
彷彿做錯了事又當場被逮到,
但逮到他的人只是輕輕的教訓他,
再摸摸頭說:「要改過噢!」
笨小孩知道自己功課差,也不用功,
但父母很少在這方面給他壓力,
他們認為學業成績在其次,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格。
所以父母只教笨小孩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,
比方誠實、守信、勇於負責、有禮貌、尊敬長輩,
把笨小孩教養成為一個禮義廉恥的好學生,
循規蹈矩的好孩子,但笨小孩一直不知道
父母其實也擔心他的功課,
只是默默放在心裡,怕傷了他。
張醫生恐怕不知道他的一席話改變了一個孩子,
但是那個神奇的星期天,「勤能補拙」這四個字刻進了笨小孩腦中,
回家以後,他有點不好意思的跑去問爸爸和姊姊:
「現在開始用功來得及嗎?」
「來得及,一定來得及!」他們又驚又喜之餘,
給了一個過度樂觀的答案,也給了笨小孩最大的鼓舞。
但是時間並沒有站在笨小孩這邊,奇蹟也沒有發生。
他已經國三,因為無法適應大都市激烈的課業競爭,
一直讀放牛班, 以賽跑來說,已經差不多落後了一百圈。
他的國文程度不錯,字寫得漂亮,
還得過演講比賽第一名, 「放牛班的人演講得第一」,
這件事曾經轟動了整個校園,
但數學、物理、化學對笨小孩來說,簡直就是天書。
笨小孩開始每天讀到半夜兩點,有時早上五點又爬起來繼續念,
但還是不通不通,那一年的高中聯考他當然只有名落孫山的份兒。
可是努力的馬達已經啟動了,他升上國四,
進入一所超級嚴格的魔鬼補習班,三天兩頭挨打,
但笨小孩沒有抗議,他咬牙用功,覺得這是他必須承擔的命運,
以及應得的懲罰,他要把過去三年落後的一百圈,一圈一圈的補回來。
「因為我的條件比別人差」
笨小孩一直告訴自己「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」。
一年後笨小孩考上成功高中,又過了三年,
他進入政大企管系,
開始有人誇他聰明、敏銳,體貼又超級細心。
但笨小孩認為自己始終是個笨小孩,
只不過是「勤能補拙」,
這四個字已經牢牢的和他綁在一起,像他的影子。
往後的人生,他就是靠著「比別人認真」策馬職場,
從IBM、HP、東元、飛碟、微軟
到自己開公司,再成為作家。
他的職場表現獲得無數的讚美,
他的作品鼓勵了無數失意徬徨的人,
站上台演講時,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打瞌睡。
曾經破碎的信心,一針一針的縫補回來了。
有人說笨小孩「成功」了,
但「成功」並不是笨小孩所追求的。
「成功」兩個字對他來說,
只是一個不斷自我改進的過程。
人不可能十項全能,
工作上永遠有新的事物需要學習,
哪怕是踏上了頂峰,稍微不努力就可能摔跤,跌落谷底。
國四以後,
笨小孩從一個極端盪了到另一個極端,
他變成了一個害怕失敗的人,
持續不斷的努力,只是因為害怕失敗。
他永遠不想失敗,所以努力也沒有盡頭。
這個笨小孩就是我,吳若權。
笨小孩傳奇
作者:吳若權
又是那位貴婦朋友分享的文章
我沒有特別的感觸
只想到我兒時的朋友
嘿! 朋友,
我忘了你叫什麼名字... 歹勢啦~
我只記得你說因為聯考時太熱了... 流鼻血... 血滴到考卷上... 結果那一科 "0"分
以為 聯考完 不會再見面
沒想到1年後你重考到我們學校 ^__^
在校園裡相遇
真是有緣阿 ^__^
這樣的聯想...
讓我想到....
對阿! 會一直流鼻涕.... 還是要想辦法醫好
阿不然... 像我那位朋友這樣...
有點倒楣....
恩...
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朋友自己比較倒楣
記得那次相遇的時候
你說: ㄟˋ這禮拜天我要表演跆拳道, 來看我表演阿
我說: 喔
結果ㄌㄟ~~ 我也沒去
之後再見到你
就看到你手佇柺杖, 腳打石膏.... @%*^$~
問你怎麼了, 你說:ㄏㄏ~ 木板沒破, 腳斷了....
我笑了笑 找不到話安慰你 哈哈 :P
ㄟˋ
如果我們這麼有緣
你又路過看到了
不要留言 不要承認阿 ^0^
全站熱搜